
台中新社-徐家有機枇杷
一個初衷,換來如今的新社有機枇杷 |
徐家枇杷是HUG在創業初始因緣結識的農友,因初衷理念相互信賴,至今已悄悄過了10個年頭。再次走訪果園,看到無農藥和不使用除草劑的土地,如今滿是翠綠生機,心中感動難以言表。 |
|
晃眼過去,當年因擔心父親身體狀況,選擇退伍後回家幫忙的青澀大男孩崇儒,現在身邊多了妻兒。不改的是信念,眼神更多了份堅毅。畢竟徐家三代,從徐爺爺開始,種植枇杷50多年的光陰,豐富經驗了得。但在徐爸身體亮起紅燈後,決定拋棄慣行農法,一切歸零,從友善生態的方式重新開始。 |
|
細心呵護的種植過程,讓枇杷的好吃成為必然 |
新社枇杷好吃關鍵,在於日夜約5度的溫差和海拔5、600公尺的地理優勢。 |
|
枇杷園意外成為孩子的自然教室 |
轉作有機的七年間,徐家的經濟虧損和老樹枯死難以計數。但一家人仍抱持積極態度,多方請益專家。面對蟲害,就在嫩果和嫩葉間看幾隻抓幾隻;遇到樹枝病害,真沒辦法就噴燒樹皮區塊來抑止蔓延。雖然收成少了,但堅持11年下來,地力逐漸恢復平衡,樹蛙也出現了,孩子跟隨大人農忙,恣意在果園跑跳、玩弄枝枒和小生物,自顧自地組成一方天地。崇儒除了開心父親身體恢復硬朗,更驕傲的說:「這樣親近土地樣貌,是都市小孩難以體會的光景。」 |
|
放眼望去,富有童趣的黃色果套遍布園間,小心拆開,鵝黃的熟成甜美和細微絨毛透漏著新鮮。縱使選擇有機後所付出的勞力成本,遠超出收益價值,但崇儒仍不希望哄抬有機枇杷的價格,盡可能地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枇杷的價值和美味,甚至一起投入友善耕作的方式。 |
|
聊到務農後最大的難處,崇儒淡淡地說最難熬的已在父親生病開刀時捱過,其它,其實已不算什麼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