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本土黃豆腐乳 | HUG網路超市

產地故事

台灣本土黃豆腐乳

醞釀時光的味道-台灣本土古早黃豆腐乳

吃慣了西點早餐,總想和爸爸媽媽在清晨喝碗清爽的米粥。餐桌上,媽媽把一缸缸自家味的醬菜夾到小碟子,胖姑姑的醃醬瓜、爸爸親種蕗蕎的紅棗醋和白蘿蔔漬物,當然,還要那小小方塊,筷子夾起來Q軟不破的豆腐乳。

台灣從頭到尾的豆腐乳不少,在知名老街的豆腐乳店向店家詢問,為何不改用非基因改造黃豆?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以成本做為優先考量,身為一個黃豆製品愛好者,也只能感到無奈。

在苗栗推廣有機出了名的淑慧姐,在水上老屋的穿龍豆腐坊也老是被問,有沒有豆皮和豆腐乳啊?但傳統長輩擅長的漬物釀造,似乎已經不存在於年輕一輩的知識庫裡了。

媽媽回憶起外婆做豆腐乳的真功夫,後悔怎沒有學起來。以前的婆婆媽媽都懂得在端午後,利用陽光曝曬豆腐,經過反覆風乾的豆腐乳種麴菌發酵後,放入陶甕裡靜待三個月以上,甚至隔年,才會彈牙充滿豆香。

這樣費工的豆乳,要有緣才能吃得到。於是,淑慧姐開始尋找願意堅持好手工、使用在地黃豆製作的食品廠。

以醃漬聞名的「郭家莊醬園」一向以非基改黃豆製作各式的豆腐乳,堅持使用好的食材及保有傳統的技術,接手父母事業的第二代郭勝德大哥很自豪地說,那些被驗出使用工業添加物的問題,郭家庄從來不必擔心,他們堅持採用較高成本的食用級產品,隨時經得起考驗。遵循客家傳統製作工法,絕不添加防腐劑,又同在公館鄉。郭家莊成了淑慧姐委託製作真正台灣豆乳的優先選擇。

忙碌的郭大哥,第一次聽到淑慧姐的請求,很務實的婉拒了。

本土黃豆的蛋白質不如進口高,擔心影響豆乳的品質。食品加工,不外乎求的是品質穩定,風味良好,常年供貨,隨著四季氣候影響甚大的本土雜糧,真的有些難度掌控成品的品質。

不過,機會總在強烈意念下出現轉機,一次在地傳統產業創新發表會上,淑慧姐再次遇上了郭大哥,郭大哥經不起淑慧姐想突破本土雜糧受限的企圖心,決定趁著其他大訂單的空檔期,使用台南自然農法黃豆,製作使用台灣古早豆腐乳。

小巧的古早豆在清水浸泡的大槽裡滋養脹大,製作的當早,郭大哥從天亮開始磨  漿,才更新的機器卡住了幾回,豆渣無法濾出只好中斷。原來,小豆子雖然甜美但打漿時太黏稠,專用外國豆的濾渣機不適應。無奈只能被迫製作比正常少許多的豆腐來製作腐乳。

▼泡豆完後打成豆漿。

交貨的那天,郭大哥說,記得回去放三個月熟成喔! 剛做好的豆腐乳,還保有豆腐的白皙,隨著時間陳釀,腐乳開始轉換成淡黃色,到了真正可以開封的三月初,必定是好吃好看的豆腐乳了。

做工講究,自然是做食品的人所在乎的。能夠接受在地食材的性情,願意多費心去適應的職人,值得我們深深感謝。第一批用台灣本土古早黃豆製作的豆腐乳,堅持不用防腐劑的傳統漬物就此上市,請您試試這一季的古早味。

 

 

當此商品到貨時,我們會發送E-mail通知您